欧洲豪门隔三差五的闹,归根结底还是钱惹的祸。而惹祸的根源,就是欧超想要取而代之的赛事——欧冠。
众所周知,欧足联每年绝大部分的钱都是欧冠这块金字招牌赚的,而欧洲豪门是赚钱的主要吸引力。但这些钱的分配方式,却总是不能让豪门俱乐部满意。以2019-20赛季为例,那个赛季欧足联旗下欧冠、欧联杯、欧洲超级杯商业总收入为32.5亿欧元,这一大堆钱是这么分配的。
Step1. 拿出2.95亿欧元,这笔钱主要用于赛事的组织和养活欧足联的公务员。
Step2. 拿出2.75亿欧元,这笔钱用于支付球员培养费用,一部分给了参加资格赛但被淘汰的俱乐部,一部分用于扶持各个国家的青训发展计划。
Step3. 拿出2.11亿欧元作为欧洲足球基金留在欧足联,这笔钱怎么用完全是欧足联自己说了算。
Step4. 拿出5.1亿作为欧联杯奖金,其中5000万欧元是欧冠无偿转赠给欧联杯的,目的是给那帮失足落水欧联的俱乐部加点儿肉汤,让他们好好踢。
Step5. 剩下的钱分给欧冠球队,按照赢球奖、平球奖、小组晋级奖、淘汰赛奖陆续分配到个人。
一路折腾下来,这32.5亿欧元收入分到欧冠参赛队手上的只有20亿欧元,其中这12家起义的豪门俱乐部总共拿到了10.2亿。
表面上看欧洲豪门已经分走了很大一部分奖金,实际上这些豪门俱乐部心里一直在犯嘀咕:我们为什么要给欧足联养公务员、为什么要给穷国养小妖、为什么要给欧联杯加肉汤、为什么还得给那些陪跑的欧冠参赛队分这么多钱,欧冠的钱明明是靠我们几个的姿色带来的,为什么在分钱的时候不能略过那些老鸨子,直接快进到Step5!
金钱的诱惑很容易理解,但这种分配方案并不是昨天才开始的,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豪门“忍辱偷生”这么多年,偏偏选择这个时间点闹呢?
原因一,疫情的影响下,地主家也没有余粮。按照德勤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2019-2020赛季排名最高的20家足球俱乐部当中有18家出现收入下滑,这20家俱乐部总共比前一赛季少收入了9.8亿欧元。欧足联上赛季已因欧冠缩水和空场向转播商赔付5.15亿欧元,并宣布未来5年还将减少给予参赛俱乐部的分红。
原因二,欧足联准备把996变成997,还不给加薪。近几年,欧足联反复酝酿了一项欧冠扩军计划,准备把欧冠参赛队从32支球队增加到36支,单赛季欧冠场次增加90场,你想拿到冠军至少要打17场比赛。
很明显,欧足联能够通过这一改革获得更多的收入,还能拉拢更多小联赛对于欧足联核心领导的支持。然而,豪门能从中获得什么呢?比赛更多、压力更大、欧足联新的分赃计划却并没有更多的向豪门倾斜……
4月19日(周一)是个特殊的时间点,欧足联本来是打算在这一天宣布新的欧冠改革方案延续“欧洲足球大团结”的,然而这庆祝的鞭炮还没等点燃,就在4月18日这天收到了欧洲超级联赛发来的独立宣言。
在欧超联赛宣布成立之后,招致了各方面声音的强烈反对,欧足联表示“你们这么搞就开除你们”,名宿表示“你们这么搞会毁了足球”,球迷们则直截了当的把“ashamed”顶上了推特的热搜……
为什么大家反应这么强烈?因为如果欧超真的成行,那么欧洲足坛将遭受以下震荡。
其一,五大联赛的地位会显著下降。欧超用一项杯赛夺走了大部分的目光,五大联赛的剩余比赛就会变得寡淡,吸引力的下降必将影响转播权和赞助商,整个联赛运营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其二,小球队将永无翻身之日。欧冠门票不再是小联赛球队的毕生追求,大联赛的小球队也无法继续靠着联赛分红创造奇迹,整个世界足坛将实现大一统:欧超20强,以及其他。
其三,青训和造血能力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欧足联和各国足协从豪门身上拿到的“吃大户”资金很大一部分都用于扶持各国青训和草根足球,这一笔钱如果大幅缩水或者断供,青训体系将难以为继。
其四,足球的生态链很可能会被彻底摧毁。小球队搞青训——好苗子卖钱——中型球队买半成品——成名之后卖给豪门——豪门拿钱买巨星——赚了钱再给中小球队分肉汤,这条生态链已经形成闭环,一旦打破了……
于是,C罗、哈兰德、阿扎尔、萨拉赫们从小联赛里被培养发掘的概率会大幅度降低,就连南美的天才球员也会失去了去豪门之前的中转站,最终豪门球队空有一身钞票,却续不上整个世界足坛的人才培养。
况且,欧超的钱也不是凭空长出来的。想要提高转播权收入,球迷就得掏更多的观赛费;想要提高赞助商价格,就得给比赛设五个暂停以便插播四个广告。从此以后,世界足坛再也不会有“乌克兰的矿工打法还不错啊”、“杰拉德在流浪者练级也很棒”、“这周末有强强对话太棒了”的体验,有的只是欧超每天给你送上的大鱼大肉、大鱼大肉……
既然这件事既有悖于足球长远发展的,又遭到从本国球迷到足协到欧足联的强烈反对,这么腹背受敌的事儿,为啥还能招募起这12门徒呢?
——只要你入会,就能获得铁帽子亲王称号。欧超15家创始俱乐部(目前有12家确定)拥有永久参赛权,另外还有5支持外卡球队。
——只要你入会,就会拿到自行制定规则的权力。转播权和赞助商我们自己谈,全豪门联赛有更多谈判的筹码赚更多的钱,最终分成将是现在欧冠奖金的3到4倍,去他的欧足联。
——只要你入会,就会收到一笔即时到账的启动资金。根据《》的爆料,只要俱乐部接受邀请参加欧洲超级联赛,那么就可以得到4.25亿美元。为此,来自华尔街的摩根大通正在筹集6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以协助欧超顺利诞生!
这明明是欧洲超级联赛,会员也都是欧洲俱乐部,为什么启动资金是美元,为什么背后提供融资的是华尔街?
皇马、巴萨、尤文图斯、国际米兰:希望赚更多的钱,再不济也能像G14一样逼欧足联让步。
切尔西、热刺、曼城、马德里竞技:希望赚更多的钱,顺便把自己的新兴豪门地位通过欧超的形式稳定下来。
曼联、利物浦、阿森纳、AC米兰:希望赚更多的钱,让欧洲足坛成为美国资本的印钞机。
是的,12门徒里的美国资本势力足足占了1/3,他们的目标之一当然是多赚钱,但他们更大目的在于用美国资本撬动欧洲足球,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里分一大勺羹。除了曼联、利物浦、阿森纳、AC米兰这四家美资俱乐部之外,同样是美资的罗马和马赛也是其中的积极参与者。
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摩根大通版欧超甚至撺掇着各参赛俱乐部彻底脱离本土联赛和欧冠,并设立同等规模的次级联赛,通过升降级实现足球竞技悬念的常态化。也正是为了保证最有商业影响力的豪门利益,铁帽子王才会永远不降级,以获得长期的投资者和赞助商。
其实,这种美国人特有的体育联盟规则,在NFL(职业橄榄球联盟)、MLB(职业棒球联盟)、NBA(职业篮球协会)、NHL(职业冰球联盟)已经玩儿的很溜——它的优势是能赚钱,可以最大化球星的商业价值和转播权收入,但与此同时,它会把世界上所有其他同类体育联盟变成它的二级、三级联赛,永远低它一等。
这种玩法在相对小众的棒球、冰球、橄榄球领域勉强可以说是资源集约,但对于世界第一大运动足球来说,把所有金钱全都聚集到12支球队身上,就是灾难。
这也正是为什么欧超俱乐部可以捞大笔钱,但俱乐部名宿依然非常反对的原因。因为在本质上说,美国人这一套是资本圈搞垄断的把戏,跟蹴鞠圈无关。
早在1998年,贝卢斯科尼就曾经联合默多克和基尔希等传媒大亨搞了一个由皇家马德里、利物浦、曼联、拜仁慕尼黑、多特蒙德、巴塞罗那、国际米兰、尤文图斯、AC米兰、 马赛、巴黎圣日耳曼、波尔图、埃因霍温、阿贾克斯联合组成的G14联盟,扬言要用超级联赛代替欧冠。
其一,欧冠小组赛改制,由之前的一轮变成两轮,增加场次获得更多电视转播收入。
不过,因纯商业目的结成的利益并不稳固,G14联盟逐渐暴露出内部矛盾和机构臃肿的问题,再加上欧足联和国际足联觉得不能再任由这个哥斯拉继续膨胀了……
2008年1月21日,欧足联和国际足联与G14签署了史无前例的“国家队征召球员必须要向俱乐部支付赔偿”的崭新协议,并且付出了总额高达2.52亿美元的补偿金。2月15日,G14终于结束了和两大足联长达十年的讨价还价,正式宣布解散。
一方面,是因为豪门联手的影响力实在太大——G14那回,当时欧冠一共产生过51座冠军奖杯,G14成员囊括了其中的41座。一旦这些俱乐部真的退出欧冠,那么会对欧足联从统治权到收入造成毁灭性的打击。
A. 《米兰体育报》消息:欧足联准备驱逐参加欧超联赛的俱乐部,并索赔500亿欧元。
B. 欧足联发布声明:如果球队参加欧洲超级联赛,将禁止球队参加本国联赛以及欧战,球员将无法代表国家队出战FIFA赛事,非洲杯、欧洲杯和世界杯永远向这些球员关闭。
——如果欧超告诉球员们:“我会把你们的薪水涨到现在的两到三倍,但以后你们不能参加国家队的比赛了”,你猜,球员们会作何选择?
当然,欧超本身也有许多固有弊病,比如皇马、巴萨这样的巨擘如何与阿森纳分配话语权?比如松散的利益联盟能否对抗足联、足协、球迷的全方面反抗?但目前来说,欧足联能做的事并不多。
好消息是,撕破脸并不是各家豪门真的想看到的结果,所以在各方的妥协之下,这场大戏多半会以欧足联再次让步、豪门蛋糕进一步扩大落幕,但暂时的解决绝不会一劳永逸,“豪门联合要糖吃”的闹剧仍然会在未来一再上演。
在这种情况下,作为球迷来说,选择立场并不难。无论你支持的俱乐部是否是欧超的一员,无论欧超许诺了多大的蛋糕,无论欧足联有多少要改进和值得吐槽的地方,这一次,你也应该站在足球那一边。
因为,资本的一再膨胀会不断谋杀这项运动所剩无几的浪漫。从本质上说,资本和球迷所追求的目标并不一样,球迷想看强强对话也想看草根逆袭,但资本想要的却无非是:弱者恒弱,强者恒强。
可以说,如果这事成真了,就是足球走向“篮球化”的第一步。北美的体育模式,比如美职棒,nfl,NBA,冰球大联盟,都大差不差,可以说,是“资本导向型”的,就是几个老板和大资本说的算。没了资本,就妥妥的玩不转。就拿熟悉的NBA举例,换了老板,甚至会改名加换主场,因为球队完全是老板说的算的。这要放在欧洲,简直和炸雷了一样,球迷恨不得死谏。在欧洲,连小球会卡迪夫城的老板想在队徽上做一个小小的改动,球迷都不乐意。
而资本导向型的好处,就是资金充裕,无论是转播费用,还是球员工资,都非常高。联盟几乎每个队都有顶薪,4000万美元。可五大联赛,最高工资有2000万欧元的球队都没有20个。没有升降级的制度,也是有利于老板的,这样就可以摆烂,然后操作。换句话说联盟的商业和表演性质也更多。
而足球,尤其是欧洲足球,可以说,是“社区导向型”的。什么是社区导向型?很多欧洲的球迷都会说,以前我的父亲带着我来看球队的比赛,现在我自己来看了,以后我也会带着我的儿子看比赛。这就是足球的最大特点,她根植于地域。皇马象征着卡斯迪亚,巴萨象征着加泰罗尼亚。博卡和河床分别象征着中产和工人阶级。欧洲,很多球队与社区有着深厚的联系。工人们周末放了假,就在比赛日的中午聚集在球场旁边的酒馆喝酒 讨论对手和可能的首发。下午早早的去球场,去自己站了20年的看台。球迷会敲鼓的是隔壁车间的,摇旗子的是厂里面的司机……比赛结束继续到酒馆喝酒,讨论今天比赛的好坏。可能某个青年队的球员是自己儿子学校的同学,球场的DJ老来河边和他钓鱼……
这就是问题所在。所谓“欧洲超级联赛”,只不过是想让欧洲足球,从“社区导向型”转向“资本导向型”罢了。这就是计划可笑的地方。你说欧足联腐败专制,可是,新的联赛只会加深腐败和专制。甚至几个老板行成和NBA一样的“潜规则”。球票只会越来越贵,离社区和球迷也只会越来越远,这就是欧洲球迷反对的原因。
至于中国球迷,无论是NBA还是五大联赛,只有一种球迷,叫“成绩导向型”。因为一开始机乎都是被球队的成绩吸引的,也为球队的成绩自豪,自然没人关心小球队的死活,或者是对本地球迷的影响。
额外说一句,中超是最搞笑的,它是成绩导向型,球迷导向型,资本导向型混合的四不像。
北美体育模式核心就是“宰相合肥天下瘦”。是建立在美国独一无二的资本与大学体系下的。其他任何地方,哪怕是西欧与东亚,也是根本不能学的。
NFL、MLB、NBA、NHL作为体育联盟的确非常成功。问题是除此之外呢?
一个联盟十几二十几支球队,几百号球员。进了这个圈子的富得流油,出了这个圈子连口汤都喝不上。
每届英格兰足总杯,那是有6-700支俱乐部参与的。各国杯赛上,几乎每年都有低级别球队下克上淘汰顶级联赛球队的经历。偶尔也会出现凯泽斯劳滕、莱斯特城上演的神话,让所有球迷津津乐道。这也正是足球的魅力。
NBA发展联盟在NBA面前有半点还手之力吗?欧洲篮球在NBA面前算什么?
假如欧超联赛真的办成了,创始这十五支球队会取得数倍乃至更高的收入。可其他球队还玩什么?
可是这些人忘了另一个问题:当欧超成为了固定的赛事之后,联赛的关注度会大大下降。中小俱乐部每个赛季没有了欧战的期待,又去踢什么呢?
最后就是养了十五个铁帽子王,让他们在欧超里面哪怕一场不赢也能混的好好的。
任何时候,都不要觉得垄断是一件好事。你所设想的垄断的便利,恰恰是因为还没有垄断。
矛盾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疫情影响营收,另一个是欧足联搂钱搂触了豪门霉头。
第一是疫情,疫情阻止了球迷进场,经济也影响力其他商业收入,连续两个赛季营收大幅亏损,这些豪门撑不住高额薪金等成本。皇马上赛季营收6亿,这个赛季到现在4亿多,按照弗总想法,差不多到赛季末还是6亿左右。基本上比疫情前少了2亿。而皇马拜仁是经济状况最好的两个俱乐部。意甲三强真的是钱荒,亏损破纪录,都开始卖队求生存。阿森纳热刺也借钱,巴萨延发薪水,实际上豪门都在经受巨大经济压力。
第二个是欧足联搂钱,欧国联纯是拿球员给欧足联赚钱,友谊赛升级成欧国联,创收小能手。俱乐部除了增加伤病风险,只能干瞪眼。欧冠又扩招,赛制也改了,比赛场次也大幅增加,蛋糕变大一点,但是更多人分蛋糕,欧足联自己劳务费也提高了。豪门自私自利,欧足联也绝不是白莲花。普拉蒂尼的欧足联搞小世界杯,现在搞欧国联,新世俱杯,不都是拿球队创收,自己的小算盘打得飞起。
所以豪门不干了,欧冠改制前一天,12只球队无法阻止,就开搞了。你能搂钱,我比你更能搂,什么36只球队分账,欧足联也要分,欧联也要分,青训还有拨款什么的,脆全都不分,自己全都要了,搞一个欧超自己分你怕不怕。这个欧超实际上还是对标欧冠而不是各国联赛,各国联赛是本,是不会也不能动的,但是欧足联的欧冠不是。
这个就是欧洲G14的升级换代版,而且是直接掀桌子了,问你欧足联咋办。这个问题说白了就是钱,资源分配起了冲突,美国资本顺势进来推动,在欧洲足球画了一个圈,一些在里面要自产自销自己赚,一些只能在外面干巴巴看。功过好坏我觉得不要说得太早,这个本身是利益分配的矛盾,G14的延续,无论是欧超还是G14,矛头都不是本国联赛而是欧足联。欧超这次玩得很大,但是我觉得不是没有谈判空间,关键是看欧足联,如果真想鱼死网破,大家都不会好看。
取消欧国联,取消欧冠扩军我觉得是比较好的,我真的不觉得欧国联或者欧冠扩军有什么看头,毕竟大赛还是世界杯欧洲杯,欧冠还是豪门对抗。豪门已经是金字塔最高端了,反哺一些中小球队我觉得没有什么问题。当然,你也必须承认豪门是足球经济的主要生产者,线只球队刨了,欧冠就变欧联了,无论是本国联赛还是欧冠,赞助商转播商还是在买豪门号召力,场场奥林匹亚科斯对圣彼得堡泽尼特是没有多少人买单的。但是在蛋糕变小,豪门自己千疮百孔的时候,欧足联不想着怎么做大蛋糕,而想着怎么搂钱,怎么稀释大俱乐部收益我觉得就是矛盾爆发点吧。欧足联从不是什么好人,当然这12只俱乐部眼里肯定也只有自己,人都是一样的,谁也别说谁,但是坐下来找到一个平衡点应该是最好的。
2019年10月国际足联宣布两年后全新赛制的世俱杯将落户中国,之后发生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因此原定今年的世俱杯也自动延期。在这个时间节点上,十几家欧洲豪门偷袭式搭台组建欧超联赛,相当于是另立门户和FIFA以及UEFA旗下的俱乐部赛事分庭抗礼唱对台戏,欧足联紧跟着也出台了禁赛决定有你没我,要说事件背后没有双方大金主之间的博弈是不可能的。
一方面,国际足联包括欧足联都想继续掌握旗下大型赛事银根还有金库的话事权,而超大型俱乐部们则在超大型金融集团的支持下决意颠覆现有的足球市场与分配规则,最主要是只要加盟就有钱拿,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是最实在的,疫情下惨淡的球市让各大俱乐部损失惨重,数亿欧元的加盟启动资金也让诸侯们下定了决心,欧冠已死欧超当立,那边厢欧足联抢滩登陆式地忙不迭在欧超帮发布“檄文”后也霸王硬上弓针尖对麦芒地通过了欧冠扩军计划,这下晋西北是真乱成一锅粥了,欧足联与国际足联表示老子依然是天子锅儿是不是铁造的尽管过来试试,而十三太保们表示有奶就是娘有钱才大晒,京城和天子印玺你自个儿留着吧,弟兄们自行裂土自行封疆。各省宣布独立再行共和,看你怎么玩?
另一方面,这中间国际足联的态度其实很暧昧,表面上跟着欧足联以及各国足协一同谴责,但并没有给出太过严厉的一刀切进行回应,不排除有点坐山观虎斗倚桥看水流的意味,毕竟欧冠的营收从来也都是UEFA手拿把攥,国际足联之前也喝不着什么汤,现在有土豪富绅揭竿而起,这正是把水搅混的天赐良机,这洗脚汤就让中小俱乐部吞下,这天鹅肉我周天子未尝不想分一杯羹。当然戏要做足做全套,批评斥喝怒发冲冠一样都不能少,否则岂不是真要礼崩乐坏了?至于雷霆手段嘛,让刁民们体会一下什么叫做雷声大雨点小。暂时和欧足联是一根线的蚂蚱,但话说回来谁会和钱过不去呢?只要礼数到位了,降职诏安这等脏活累活也不是不可操劳。平叛?都是皇亲国戚你与我家天下哪来的叛?话不能说太满,说得太满恐有“体毛越位”之嫌弃。“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也。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美国从15年动用FBI调查FIFA贪腐案与逼宫布拉特开始,就已经将爪子伸入了国际足坛的权力中心,我国促使世俱杯落户我国除了足球方面长线可持续发展的考量,其实也是在布局软实力输出的棋,因此是给国际足联下了重注的。但美国人表示有钱能使鬼推磨,和联胜不让我做话事人,那我就新成立一个和联胜,再带领弟兄们打到月球。暂时看来,真金白银的诱惑压过了画饼的蓝图,现在预计各方的对抗将会继续,更疯狂的戏码和更庞大的赌注将会鸣锣登场,让我们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